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人文精神的三大内涵是什么(“人文精神”的诠释)

时间:2024-09-19 09:31:46


【“人文精神”的诠释】

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稳住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这样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东西是自己的,拥有的时候不太在意,一旦失去则后悔莫及;人生也有许多时候,无法拒绝自己不愿选择的东西,可你一旦发现了它的美,你就有意外的惊喜。

问世间"情"为何物?

——忧患意识、人文精神、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没有声响,却奏鸣着生命的乐章;没有色彩,却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没有形状,却塑造着灵魂的形象。

我们在生活中思考,我们在思考中成长。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

1、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

顾名思义,人文精神就是要把人放在中心的地位、根本的地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这是人文精神的最基本的内涵。

从西方来说,公元前五世纪前后是古希腊哲学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时期。

一方面,神话趋于衰落,哲学取代神话成为主导的世界观,人开始运用理性来认识世界和人生。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扭转了他之前哲学只关注宇宙的方向,把哲学从天上召唤到地上,使哲学立足于人,研究人生和道德问题。和他同时代的智者学派则明确地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漫长的中世纪,神学占统治地位,理性服从信仰,以神为本取代以人为本。文艺复兴开启了思想解放,在复兴古希腊文化的旗帜下,人文精神成为一种思潮,其基本主张是: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思考的压制;肯定尘世的幸福,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进入近代之后,人文精神在哲学中有深刻的发展,并且通过哲学对整个社会发生重大影响。

其中,不能不提的是两位哲学家和两个重要观念。

一是洛克和天赋人权的观念,洛克的政治学说确立了政治社会的原则,就是保护自然赋予人的基本权利,即生命、自由和财产,这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了重大影响。

二是康德和人是目的的观念,康德的道德学说确立了一条普遍道德法则,就是要永远把人作为目的来对待,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以只作为手段来对待,这对西方伦理观念的变化发生了重大影响。

从中国来说,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滥觞时期。

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天和地是宇宙,道是宇宙的本体,而人与道、天、地并列为四大,可见人的地位之崇高。

儒家典籍《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到了汉代,董仲舒直接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值得注意的是,儒道两家都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紧密联系,从宇宙根本的角度确认人的至高地位。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核心观念是仁。

关于仁的涵义,儒家典籍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一个解释是最基本的,也是孔子和孟子共同的,就是“爱人”。

因此可以说,儒家哲学是围绕着对人的关爱建立起来的。

在国家的治理上,对人的关爱体现为执政为民。

孟子由此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民至上。因为人民,为了人民,国家和君主才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尊重人的价值,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是要尊重人之作为生命存在的价值。

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生其他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

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久而久之,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这是一种根本的迷误。

人生的基本幸福在于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

这些需要由大自然规定,平凡而永恒,却组成了人类生活的核心。

从社会来说,国家的治理要以保护人民的生命权利和争取幸福的权利为基本准则,创造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美好环境。

2、求真向善,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不但是生命存在,而且是精神性存在,尊重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价值。简言之,尊重精神的价值,这是人文精神的第二层涵义。

从西方来说,古希腊三位最重要的哲学家,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人的灵魂生活,把照料好灵魂看作人生在世的最重要使命。

按照他们的论述,灵魂中有两个最重要的东西:

一个是理性,即抽象思维的能力;

另一个是道德,即遵循正义原则行为的能力。

这两个东西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重视理性和道德,这个传统在近代哲学中得到了传承。

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指出:

人皆有理性,可是,人们总是处于受监护状态;

所谓受监护状态,就是没有他人指导便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性的状态;

启蒙就是人从他的这个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走出,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

关于道德,他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之为人的尊严,即不可亵渎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人格。

另一派哲学家主张道德的基础是同情心,但共同的是都认为主要的德行有两种,即正义和仁爱。

从中国来说,古代哲学也十分重视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价值。

荀子对此说得最明白:“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人之所以在天下万物中最高贵,是因为有“义”即有道德。

他没有把人具有的“知”即理性与禽兽具有的“知”即知觉区分开来,一般来说,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偏于道德而不甚看重理性。

宋代哲学家邵雍说:“唯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他是中国哲学家里最明确表述人是万物之灵这个命题的。

孟子的伦理学值得重视,相当系统,而且在人类的思想史上,最早且最明确地分析了人性中有道德的基础,即他的四端说。

四端之中,最重要的是前两端:恻隐之心即同情心,是仁爱的萌芽;羞恶之心即羞耻心,实即人之为人的尊严感,是正义的萌芽。

同情心和尊严感都是道德的基础,他并不认为互相排斥,这就比西方哲学家高明。

四端产生四种德行,其中主要的是仁爱和正义:“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这和西方哲学家所见略同。

道德的这些萌芽是人和禽兽的区别之所在,它们十分脆弱,要努力把它们发展成真正的德行,如果泯灭了,就是非人也。

孟子提出了良知的概念:“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后来这个概念成了王阳明心学的基石。

中西哲学有同有异,但在尊重精神价值上是一致的。

作为精神性存在,人是有精神品质的。

最主要的精神品质:

一是理性,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是道德,就是辨别善恶的良知。

这是上天给我们的两样最宝贵的东西,用自己的头脑求真,让自己的灵魂向善,我们才是不辜负了上天的赐予。

3、和而不同,尊重个性的价值。

每个人不但是一个生命存在,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不但是一个精神性存在,而且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因此,人文精神还有第三层涵义,就是尊重个性的价值。

从西方来说,在古希腊,尚没有个性这个观念。希腊人生活在各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城邦之中,作为城邦的一员,公共活动是基本的生活方式,因此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政治动物。

古罗马时期,城邦解体,个人成为人类的一个单位,个人的权利开始在法律上得到关注,个人的内心生活开始具有伦理价值。

在中世纪,这个趋势被遏制。

近代以来,个性的观念才有了真正的发展。

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个人自由,主张人之所以结成政治社会,是为了用法律保护每个人的个人自由不受侵犯。

一方面是个人互相之间不可侵犯;

另一方面是通过制度设计保证不受政府权力的侵犯。

英国哲学家密尔进而提出:保护个人自由不能仅限于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也应包括社会对个性价值的尊重和对不同思想、言论、生活方式的宽容。

个性是人类幸福的关键因素,个性发展不但使每个人对于自己更有价值,也对于社会更有价值,个性的多样化使得社会充满活力。

从中国来说,早期儒家有一个特别精彩的观念,就是和而不同。

关于这个观念,有两句话最重要:

第一句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出自《国语·郑语》,是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说的。意思是,和谐则万物生机勃勃,雷同则死定了。这句话讲的是“和”的好处和“同”的危害,“同”是没有个性,结果是死气沉沉,“和”是个性丰富而又彼此协调,这是活力的源泉。

第二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众所周知,这是孔子说的。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把“和”与“同”提到了君子小人之别的高度,视为两种相反的品质。小人无个性,而无个性者在一起就必然“同而不和”,勾心斗角。君子有个性,而有个性者在一起就能够“和而不同”,愉快合作。

尊重个性的价值,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为个人,你要意识到,你是一个独特的自我。

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

这个自我又是不可重复的,你只有一个人生。

因此,对你的人生负责,是你的根本责任。

是否负起了这个责任,有两个可靠的标志:

一是,在做人上有自己明确坚定的价值观,决不随波逐流;

二是在做事上有自己真正的事业,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好的实现。

在社会方面,则要建构多元和谐的社会生态,让每个人按照禀赋和兴趣的不同,能力的大小,各得其所,分工合作,并且皆受到尊重,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

二、“人文精神”是生命的智慧,生命智慧的形式是境界。

1、境界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这是“人文精神”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传统智慧是讲理性的,但不是康德式的“纯粹理性”或“纯粹实践理性”,即不是抽象的形式理性,而是讲“情理”,即有情感内容的具体理性。

中国智慧也很重视思,但不是纯粹智性的逻辑思维,而是一种“情思”。

境界除了情理合一,还有超理性的一面,那就更与情感有关了,所谓中国的神秘主义,只能从这个意义去理解,不能笼统地说中国的智慧都是神秘主义。

有人认为,道家的道是完全理智的,是非情或无情的。

其实,道的境界不只是理智认识,其中包含孝和慈的情感内容。

道不是纯客观的存在或认识对象,道是在生命体验中得到的整体境界。

老子曰:“不出户,知天道”,与其说是纯理智的运思,不如说是从生命体验与直觉中得到的。

因此,道家主张“体道”。

道的根本特征是“自然”,这就意味着,要回到人的自然本性,实现人的最本真的存在状态。

道的境界既是这种存在状态,又是一种超越,这就是道家的“吊诡”。

道家“回归自然”,不是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完全靠本能而生活。

道家取原始本能之真而又超越之,是“大智若愚”、“大智无知”。“大智”是智慧,“知”是知识。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其基本精神则是对自然界的尊重,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人与自然相依为命。

其生态意义自不待言。如果没有“慈”这种最本真的情感,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

儒家仁的境界,更是以人的真实情感为基本内容,这就是恻隐之心、不忍之心,也就是同情和爱心。

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仁民而爱物”;张载的“大其心以体天下之物”;程颢和朱熹的仁者“无所不爱”……都是从生命情感上提升人的境界的。

值得指出的是,仁的境界所表现的爱,不是个人的私爱,而是普遍的生命关怀,不仅仅限于人类,而且包括自然界的万物。

对自然界万物的关爱,是仁的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过去的研究中,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了。

现在,应当重新反思,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阴影。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如同程颢所说,“将这身来放在万物中一例看,大小大快活”,世界将是一个充满生机而又丰富多样的生命世界,人会从中像鱼儿在水中一样得到最大的精神愉快。

所谓“一例看”,就是以平等的眼光“一视同仁”地看待万物,这就是仁的境界。

没有仁的境界,是不会这样“看”的。

在当前生态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活质量越来越下降的情况下,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对自然界多一份爱心,而不做程颢、朱熹等思想家所批评的那种“忍心无恩”之人,是多么重要而又迫切。

正因为如此,境界形态的智慧是非实体论的。

境界有其存在和价值本体,但本体不是概念实体。

境界也讲超越,但不是实体论的“绝对超越”。

人的身心、灵肉是合一的,本体和作用(即过程)是统一的。

境界是生命整体论中的自我超越,是在身心内外的统一中实现的,是在现实生活与行为中实现的,宋儒称之为“气象”。

“气象”是境界的外部表现,是能够感受得到的,是见之于行动的。

境界不仅是为了自己“受用”,而且能够使别人受惠、万物受惠,这才是境界的实际功用。

无论道的境界,还是仁的境界,都可概括为天人合一境界。

天人合一境界就其价值意义而言,就是真善美的境界。

真善美的境界超越了外在的功利,但是并未超越人的最本真的存在,毋宁说是人的存在包括情感在内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自我回归。

其中,情感是人的最原始最本真的存在,同时又是最高形式的存在,即情操、情态、情趣和情调,这是境界的基本构成要素。

情感的培养和提升,是提高境界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大学》有“好好色,恶恶臭”之说,被许多思想家无数次地引用,已成为中国人的口头语,说明这种好恶之情是人人具有的感性情感。

由此而进一步提升,便有“好善而恶恶”之情,这种理性情感就是一种道德境界。

其中有智的成分(即辨别善恶),但其基调则是理性化的情感。

在中国,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最高境界超越了善恶,如王阳明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

但这种所谓本体境界,归根结底是“生理”、“生意”,即生命目的性的实现。

它超越了相对的善恶,但从生命的终极目的而言,则是“至善”。

“至善”是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朱熹哲学的“太极”,是理之极至,也是“极好至善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境界,不只是认识,更不是对象认识。善是建立在情之上的。

2、“人文精神”离不开生命的体验。

体验作为生命智慧的重要方法,是在“身体力行”之中进行的,是要亲身感受的。

如同佛教禅宗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是外部知识不能取代的。

体验的最高形式是本体体验,最终要进入一种境界。

体验虽然有认知、体认的成分,但主要是情感体验,其结果是得到心中之乐,即审美境界。

这也是人生幸福的最高标志。

它与物质追求、物质享受之乐,不是一回事。

道家和儒家有“寡欲”之说,这并不是取消人的物质欲望,但是要减少物质追求,更不能以物质享受为唯一目的,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得到真正的快乐。

道家有“至乐”,佛教有“极乐”,儒家则有“孔颜之乐”。

有些人误解了儒家的“孔颜之乐”,以为是以贫为乐,这是不正确的。

孔子说,颜回虽贫,但“不改其乐”,说明并不是以贫为乐,而是另有所乐。

其乐就在于“其心三月不违仁”,即以仁为乐。

宋朝的周敦颐提出:“孔颜乐处,所乐何事?”

成为宋儒关心和谈论的焦点话题,说明他们对乐的体验的极端重视。

因为这是关系到人生目的和幸福的大问题。

程颐年轻时即作《颜子所好何学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他在文中特别引用了孟子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等一段话,可谓深有体会。

其中,“充实之谓美”说出了乐的实质所在,美的本质就是愉悦。

但程颐更强调内在的“充实之美”,这其实就是人格美。

人格美可以使人终身受用,只有境界很高的人才能享受,知识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外在的物质享受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儒家又有“吾与点也”之乐,是直接讲生活体验的。

现代人所提倡的“休闲文化”,与之很相似。

《论语》记载,孔子与学生一起谈论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以事功(强国、富民、行“礼”)明志,唯有曾点与众不同:暮春时节,穿上春服,与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年轻人到沂水边洗洗澡,到舞雩祭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听后感叹说:“我赞同曾点!”

很多人都说,孔子热衷于政治,为什么会如此?

这表明,比起社会政治问题,孔子的志向更远大,更关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大自然中体验人生之乐,这才是最高的境界。

这与他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与他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结合起来看,就是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之乐。

在他看来,融入大自然,与之和谐相处,才能体验到人生的最大快乐,其中包括着极丰富的生态学内容。

如果没有对自然界山水的爱,就不会有这种乐。

宋代的程颢说:“某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吟风弄月”是诗意的生活,自然乐在其中。他的情感已完全投入自然,感受到人与自然合一之美。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这是“乐天”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超功利的,不以利害得失为念,因而是自由的。

程颢又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无心之心,是天地生物之心;无情之情,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这是普遍的生命关怀,超越了个人私情,没有任何计较,悠然自得,所以能乐。

中国的传统智慧还包括诗歌和音乐之美。

儒、道、佛都有它们的诗歌和音乐,都追求艺术化的人生。

儒家孔子很重视诗教和乐教,认为这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方法,其中包括语言。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他所说的“言”,显然不是逻辑概念语言,而是情感语言,因为诗是表达情感的。

“诗言志,歌咏言”,这所谓“志”,是情志。

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诗歌所表达的是“言外之意”,是言之“余”,要去体会、玩味,不可从知解上去求、从概念上去说。

诗的语言是中国智慧最重要的表述方式,所表现的是诗性的人生、有情趣的人生,不是概念化、工具化的人生。在科技主导一切的现代,人们更需要呼唤这样的人生,找回人生的意义。

三、觉悟“人文精神”,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

生儿育女,亲情,家庭,这些东西的确很平凡,人类千百万年以来一直是这样过的。

但是,正是这种平凡的生活对于人类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个东西,人类就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没有这个东西,人去做其它各种各样的事情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觉悟,就是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

我们往往有很多的野心或者说雄心,要在这个世界上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要铸造辉煌、卓越等等。

你可以那样去干,但是你千万别忘记了,平凡生活仍然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们组成了人类生命的永恒的核心和基础。

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都要用对平凡生活做出的贡献来衡量它们的价值。

如果平凡生活过不好,你再不平凡,再精彩,我觉得那都是空的,其价值都很有限。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一个人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一个人事业再辉煌,在社会上成就再大,如果不能和家人和睦相处,甚至完全没有时间和家人相处,家不成其为一个家,我认为你的人生就是有根本缺陷的。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说:“怀有野心的人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妻子和朋友身上的,他不得不把全部时间奉献给他的敌人。”

说得真好,的确有这样的人,把全部时间用来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却舍不得花一点时间来陪家人,还自吹是为了事业而牺牲家庭生活。

生活中,每当有亲人去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追悔,谴责自己没有好好珍惜相处的时光。

事实上,相遇是缘,分离却是命,再亲的亲人也是时时刻刻在走向分离,因为总会有人先走,只能陪一程。

所以,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每时每刻。人很容易被日常生活消磨得麻木,对生命不敏感,有必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忽略和错过了人生中那些最珍贵的价值。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

你再忙也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晚饭,餐桌上一定要有欢声笑语,这比有钱、有车、有房重要得多。

你钱再多,车再名贵,房再豪华,可是没有这些,和谁之间都没有真爱,那你其实是非常可怜的,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孤魂野鬼。

相反,即使穷一点儿,但是有这些,你就是在过一个活人的正常生活。

四、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是“人文精神”的内在成就。

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

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

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

有些人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也无法避免那个所有人迟早都要承受的苦难——死亡。

因此,如何面对苦难,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人们往往把苦难看作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

当然,苦难不同于主动的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苦难总是迫不得已的。

但是,作为人生的消极面的苦难,它在人生中的意义也是完全消极的吗?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

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所以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

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

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没有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苦难。

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其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多数时候,我们是生活在外部世界里。

我们忙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忙于工作、交际和娱乐,难得有时间想一想自己,也难得有时间想一想人生。

可是,当我们遭到厄运时,我们忙碌的身子停了下来。

厄运打断了我们所习惯的生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迫使我们与外界事物拉开了一段距离,回到了自己。

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个机会,肯于思考,就会对人生获得一种新眼光。

古罗马哲学家认为逆境启迪智慧,佛教把对苦难的认识看作觉悟的起点,都自有其深刻之处。

人生固有悲剧的一面,对之视而不见未免肤浅。

当然,我们要注意不因此而看破红尘。

我相信,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

苦难不仅提高我们的认识,而且也提高我们的人格。

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

譬如失恋,只要失恋者真心爱那个弃他而去的人,他就不可能不感到极大的痛苦。

但是,同为失恋,有的人因此自暴自弃、萎靡不振,有的人反目为仇,甚至行凶报复,有的人则怀着自尊和对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其中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异。

当然,每个人的人格并非一成不变,他对痛苦的态度本身也在铸造他的人格。

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警觉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着自己的人格。

凡苦难都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质。

不过,在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指不可挽回地丧失了某种重要的价值,同时人生中毕竟还存在着别的一些价值,它们鼓舞着受苦者承受眼前的苦难。

譬如说,一个失恋者即使已经对爱情完全失望,他仍然会为了事业或为了爱他的亲人活下去。

世上有一种苦难,不但本身不可挽回,而且意味着其余一切价值的毁灭,因而不可能从别的方面汲取承受它的勇气。

在这种绝望的境遇中,如果说承受苦难仍有意义,那么,这意义几乎唯一地就在于承受苦难的方式本身了。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终归都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最后一项伟大的成就。

日子,忙碌而简约;生活,辛苦而充实;诸事往好处想,凡事往前方看。

命运给了我们悲哀,这不是我们的错,但是它不能左右我们的人生答案。一切都会有惊喜,一切都会有转机,相信自己就是自己的奇迹。

听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有些追逐虽然狂热,却非自己真正所需,为了应对社会迁就他人。

有时再不舍,现实也要逼着你让步;有时虽勉强,也不愿轻易放手只因还是不甘心。

学会练就宁静、隐忍、宽容、淡泊之心,浅笑看花开,无争赏叶落,随缘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