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夏天各地炎热的时段和程度各不相同。
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
通常是从小暑、大暑到处暑,
就是所谓的“三暑”阶段。
而民谚亦有云“热在三伏”。
暑天来,伏天到;
伏天消,暑将尽。
“三暑”之外为何还有“三伏”?
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齐锐
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专访时说,
“暑”与“伏”含义不同。
“暑”与“热”直接关联,
形容天气灼热如煮。
“三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组成部分,
反映的是暑热天气的变化趋势,
是自然时间的科学表达。
古人设计和安排节气,
主要是反映气候和环境
在不同时序里的变化,以利农时。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
“暑,热也。”
而“伏”字与“热”并没有直接关系,
“伏”本义是人像夏天里的狗那样,
趴伏于地,
是极热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和选择。
在古代,人们习惯
把“三伏”的时段称为“长夏”,
与气候环境关系不大。
齐锐介绍,
三伏之“伏”一是指在暑热面前,
人的伏藏,所谓“隐伏避盛暑也”。
二是指秋气伏藏,
在古代的“五行”学说中,
炎热的夏天属火,凉爽的秋天属金,
“伏”意味着
代表秋天的“金”只好伏藏于地下。
待“三伏”阶段过去之后,
凉爽的天气才会到来。
所以“三伏”
蕴含着人文时间里的生活智慧。
“三伏”年年都有,
这个时间段的确定又有哪些讲究?
古人称“庚日必伏”。
齐锐解释说,
“三伏”的日期由二十四节气
和干支纪日的日期共同决定。
我国古代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相配合来记录日期,这就是干支纪日法。
例如用十天干来记录日子,
那么十天一个循环。
“庚日”是第7天,
也就是天干为“庚”的日子,
“庚日”每10天便会出现一次。
“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便是我国传统历法中
对‘三伏’计算方法的规定。”
齐锐表示,
“夏至三庚数头伏”的意思是
指从每年的夏至日开始,
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
一直到第四个庚日的前一天,
为初伏。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到第二个庚日的前一天,
为末伏。
两者之间就是中伏。
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
所以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中伏的特别之处在于,
它的长短取决于入伏时间的早晚。
“一般来说,若在7月18日前入伏,
则中伏为20天,三伏天共40天;
若7月18日后入伏,则中伏为10天,
三伏天共30天。”
齐锐介绍说,
今年7月15日入伏,
所以今年三伏天总计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