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大陆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大陆的边缘是原来是这么形成的)

时间:2024-07-17 20:01:55

在挪›亚洪水的后半期,大陆抬升,洪水流入下沉的海盆。1、2 这些快速流动的大型水流侵蚀了大量洪水前期形成的沉积物,将它们冲走。水流如此快速,以至于没有在大陆上发生多少沉积作用,到达海洋时,才逐渐减慢并开始沉积。


大陆边缘


所有的大陆(和大型岛屿)都由大陆边缘环绕,其构造是以一圈连续的沉积岩为主(图1),占海底面积的20%左右,剩余的是深海盆地(深海平原)。


大陆边缘主要包括大陆架和大陆坡,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类型(见方框)。

两种大陆边缘大西洋型边缘:一般地震不活跃,即地震和火山很少(图2)。太平洋型边缘——地震活跃(图3)。1除了大陆架和大陆坡,大西洋边缘还有另一个地貌特征——大陆隆。太平洋边缘取而代之的一般是深海沟。南极大陆架的剖面与其它都不一样,因为冰层的重量不仅将陆地压下,同时也压低了大陆架。参考文献1. Kennett, J., Marine Geolog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pp. 23–30, 1982.



大陆架


大陆架相对平坦,向下倾斜角度缓和(不到0.1°),它由海岸线向外延伸,直到大陆架的边缘或陆架坡折,接下来就是大陆坡(图2、图3)。大陆架的宽度变化极大,有的仅有几公里到超过400公里;平均宽度是80公里。超过1000公里宽的大陆架至少有一个。3 极宽的大陆架一般位于北冰洋、白令海、大浅滩和纽芬兰(图1)。



大陆坡


在大陆架的边缘,平均水深一贯保持在130米左右,海底的坡度从几乎平坦突然增加到4°左右,直至1500到3500米的深度。这就是大陆坡,如果海洋中的水都被抽掉,这会成为地球上最显著的地貌边界。(图4)

大陆边缘上的几个地方,坡度也可能比平均值大得多,高达90°。


边缘沉积岩


大陆边缘以内的沉积岩有些非常厚——有些地方深度超过20公里,特别是在被掩埋的盆地4。沉积单元一般都是片层状,随入海方向越来越厚,坡度缓增(图5)。这一剖面特征强有力地证明了以下地质活动:大陆边缘在沉积过程向下塌陷几千米的同时,附近的大陆发生大面积的抬升。

地貌学家莱斯特·金(Lester King)这样总结:

曾经发生了反复的地质构造场景:情景总是一样——陆地抬升,海底下沉(本文作者强调)。6

这符合诗›篇104:8对洪水减退时期的描述:“诸山升上,诸谷沉下,归你为它所安定之地。”


大陆边缘——一个神秘的地貌特征


虽然,很少有科学家提到这一问题,但是大陆架和大陆坡非常难以均变论(缓慢渐进)的范式来解释。非灾变的过程应该会倾向于形成向海底深处的缓和沉积,而根本不应该存在大陆架或大陆坡(见图6的虚线)


地貌学家金是这样描述这个问题的:

“偶尔,大陆架一时太宽,发展到外部边缘,又太深,这不可能是由普通风力在海面带起的海浪所致。”(本文作者强调)7

目前观察到的过程不能形成这样的剖面。海德伯格(Hedberg)也说道:

“……关于大陆坡的具体起源,存在很大争议。很明显,没有唯一的答案。” 8

人们预期看到的是一个延至深海的缓坡,原因是大多数洋流都是由风带动的。(在高纬度密度较高的海水沉降仅是一个次要因素,当然也有科学家不这么认为)9 因为海风作用,洋流一般与海岸并行,如美国东岸的湾流。10 一个均变论者期待看到的现象是:沉积物首先铺开,紧接着缓慢地滑入深海。


全球性大洪水是大陆边缘形成的原因


大陆架和大陆坡环绕着所有的大陆,因此,片流沉积(意味着强大的水流)似乎是唯一一个合理解释。这也符合沃尔克的大洪水模型中,洪水消退期前半阶段的情况11。在这个阶段中,洪流非常宽,可能几百甚至几千公里宽。

有时候,大陆边缘的沉积岩的倾斜度会随入海方向逐渐增大,形成三角洲一样的地貌。这意味着沉积流的流势是从大陆退向海洋的,而不是我们所预期的那样,会由风提供动力的洋流,且平行于海岸线的那种流势。

海德伯格说:

“反射剖面显示,从很多斜坡的目前形态来看,它们是进积型沉积的产物。”8

进积的意思是,由向远离大陆、与海岸线垂直的水流形成的沉积作用,12 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平行于海岸线的典型洋流不同。

今天,泛滥的河水涌入更大的水体时,会将其裹挟的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这个现象可以对大陆架和大陆坡的起源提供一些启示。三角洲的顶部代表着大陆架,外缘则对应着大陆坡。大陆边缘是一个全球化现象,是指向全球性洪水的有力证据。大陆边缘也有力地反驳了全球沉积层是经“亿万年”缓慢形成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