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是什么(中华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

时间:2024-09-24 08:02:10


[禹贡]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地理著作的始祖,对《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以及唐宋以下的许多地理学专著,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传为夏史官或夏禹本人所作。如唐孔颖达《尚书正义》认为,“禹制贡法,故以禹贡名篇”,又说:“治水之后,更服汉新,言此篇贡法是禹所制”。古代经学家认为是大禹治水和重新制定贡法的记录,实际上与治水无多关系,为一篇托名大禹治水而记载古代地理情况的著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文献。《禹贡》的成书年代,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成于战国时期。


人们对《禹贡》的成书年代提出了质疑,认为《禹贡》之文不可能是成书于夏。慢慢的对于《禹贡》的出书年代就提出了四种说法即: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以及战国末至汉初说。


郭沫若认为成书于战国初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已故历史学家顾颉刚曾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在1959年发表的《禹贡(全文注释)》一文中曾表示:“它是公元前第三世纪前期的作品,较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早六十年,为秦国人所作。作者的地理知识仅限于公元前280年以前七国所达的疆域”。认为《尚书》中的一篇,篇首一句称:“禹敷土,随山刊本,奠高大川,”假托为夏禹治水后的政区制度,用自然分区的方法,记述当时的全国地理状况。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岛,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岛、所记州名与《尔雅》、《职方》、《吕氏春秋》所记不尽相同,基本上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各国版图。其实对于《禹贡》的成书年代,史学家史念海、内藤虎次郎、辛树帜等学者都有过系统的论述。虽然其说法都有各自的差异,但大都坚持《禹贡》应为战国末年的作品。


历代注释和研究《禹贡》的,在汉学家一派中主要有训诂《尚书》同时也为《禹贡》解经释地的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清王鸣盛《尚书后案》、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专门研究《禹贡》的有宋毛晃《禹贡指南》、程大昌《禹贡说》、傅寅《禹贡说断》、明茅端征《禹贡汇疏》、清朱鹤岭《禹贡长笺》、胡渭《禹贡锥指》、徐文靖《禹贡会笺》、丁晏《锥指正误》、焦循《禹贡郑注释》、成蓉镜《禹贡班义述》、杨守敬《禹贡本义》等。其中《禹贡锥指》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功力最深。现代学者的研究著作,有顾颉刚《禹贡注释》、辛树帜《禹贡新解》、李长傅《禹贡释地》等。


《禹贡》突破了之前《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更早地理书籍中神话与臆想色彩过重的特点。它用更加系统与理性的文字,勾勒出了古人对当时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认识。所以从成书意义而言,《禹贡》对后世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以及近现代历史地理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九州岛观念的建立,传统观念历来公认的九州岛区划是夏代的制度,其唯一的根据正是《禹贡》。过去很多历史学家所做的历史地图也往往把《禹贡》的九州岛作为夏的行政区划。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夏作为一个有待破解的王朝,其疆域范围仅仅只有今天河洛盆地至晋南(运城与临汾南部)。而《禹贡》所描绘的九州岛其西达今河西走廊,南到南海,北至辽东半岛,东至今山东江苏一线。就当时夏的统治能力,绝无可能达到如此的范围。


但九州岛的观念却从《禹贡》开始不断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将中国比作神州大地,九州岛大地,其根源就是来自于《禹贡》的九州岛。后世所做的《周礼·职方》、《尔雅·释地》与《吕氏春秋》都采用九州岛作为天下的分野,虽然与《禹贡》中九州岛的划分略有不同,但是其九州岛思想已经深深影响了后来古人对最初中国空间地理范围的理解。


西汉时把《禹贡》、《职方》中的九州岛观念结合起来,将天下划分为豫、兖、幽、荆与扬等十三州,至东汉末年州制正式成为中国的政区而得到后来历朝历代的沿用。即使在今天,“州”作为通名这一级行政区已经被省、市、县等政区所代替,但“州”作为专名一直在今天所沿用,如江苏的徐州市与扬州市、山东济宁的兖州区与潍坊下辖的青州市、衡水的冀州区、湖北的荆州市,还有河南简称的“豫”(即九州岛中的豫州),河北省简称的“冀”都是《禹贡》九州岛的留存。


除了九州岛的影响外,还有对全国地理形势的分析,《禹贡》的地理内容具有反映全国地理形势的作用。如《禹贡》中导山与导水的部分,如《禹贡》冀州条载:“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其中的“壶口”、“岳阳”、“衡漳”等叙述,虽然字不多,但能让读者形成一种对冀州全局的认识,并很清晰的明白冀州的疆土范围与山川形势,另外《禹贡》中对黄河的记载,就让人看到了在战国中期黄河未改道时形象,之后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和整理,就形成了对禹贡大河(即战国中期的黄河)的认识。


《禹贡》另外地位影响就是对土壤的分类,根据九州岛土壤的性质,分为“壤”、“黄壤”、“白壤”“赤植坟”、“白坟”、“黑坟”。“坟垆”、“涂泥”及“青黎”等九种。并依据各种土壤的肥力不同,又分为三等九级。根据肥力的等级,安排农业生产,制定适当的田赋。当时称为“贡”,即土地税。因田赋是国家收入的大宗,同时为了要使“贡”的负担合理,在辨别九州岛各类土壤肥力等的基础上,还注意到当时土壤的实际使用状况,实际收入的多寡以及交通条件,来制订田赋的等级。


夏代《禹贡》土壤分类,是在四千一百多年前进行的。这种土壤分类,是世界上土壤科学史上的创举。其分类的主要标志,是以土壤肥力为主,并依据土壤颜色、质地、植被和土壤水文状况等作为鉴别土壤的标准。例如《禹贡》雍州条载:“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对于雍州的土壤有了更加详尽的分类,认为雍州(雍州的地理范围大致为今天山西、陕西与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的土为黄色,这是对当时关中平原在内整个地区土壤很正确的认识。另外在荆州与扬州的记载中,认为荆、扬州(相当于今天长江沿线及以南区域)涂泥,大致符合这两地平原部分的土壤情况。



1、冀州:冀州据说为唐、虞、夏三代帝都所在地。三面距河,西与南及东南部大致以黄河为界,东北以辽河为界,北以沙漠为界。今辽宁的西境,河北北境,河南北境,山西全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皆古冀州境,面积约一百四十余万平方公里。冀州“厥土惟白壤,厥田惟中中,厥赋惟上上错”。(错,杂也,此地区的赋、杂有其它等级)。这里指出这个州土壤的颜色为白色,土质柔软,不结块,属于壤土;既不过于疏软,也不过于粘韧,土壤的肥力为中中,为九州岛土壤肥力中的第五级(中中),其田赋属于第一级,也杂有第二级。


2、兖州:东南至济河,西北至黄河,北滨海,南接徐、豫两州。包括山东西北部分,河北东南部分及河南内黄延津以东等地。土地面积约有二十余万平方公里。土壤类别:充州“厥土黑坟,厥草推翻,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这州的土壤颜色,主要为黑色,富含有机质,土性疏松膨软,长出草木惟漂惟条,肥力中下,为九州岛土壤肥力中第六级,田赋属第九级。兖州位于黄河下游,水流湍急,地平而土疏,受水害尤烈,土广人稀,生产鲜少,必复耕十有三年,使地力复原,然后征收田赋。


3、青州:东面据海,西面至泰山,包括山东的北部和辽宁的一部分。约有面积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土壤类别:青州“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这里指出青州土壤,一般平地,主要为白色,土质坟起,沿海滨之地,遍地斥卤可以煮盐。(斥卤:盐碱土)。土壤肥力为上下,评为九州岛土壤肥力中的第三级,田赋为中上,属于第四级。


4、徐州:东靠海,西与兖、豫分界,南至淮河,北至泰山,今江苏、安徽北部,山东南部,均古徐州地,约有三十万平方公里。徐州“厥土赤植坟,草木渐苞,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这里指出徐州的土壤为赤色,土质有粘性(植)和油腻状,而且坟起。草木生长不但茂盛,而且渐趋丛生土壤肥力中上,为九州岛土壤肥力中的第四级,田赋属第五级。


5、扬州:北据淮河,与豫、徐分界,东南至海,西以汉水与荆州为界,今浙江、江西、福建全境及江苏、安徽、河南南部、湖北东部、广东北部均古扬州地,面积约有一百三十余万平方公里。


扬州“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这里指出扬州地区在水治之后,盛长竹类,草木繁茂。但地势低洼,土壤水分很多,土质如“涂泥”一样(水稻土)。竹与草均生长好,土壤肥力为下下,为九州岛土壤肥力中的第九级,田赋属第七级,也有属于(杂出)第六级的。


6、荆州:东与扬州分界,南越衡山至五岭为止,北至荆山。今湖南全境、湖北东南部、四川南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均为古荆州境地,面积约有八十五万平方公里。
荆州“厥上惟涂泥,厥田为下中,厥赋为上下”。这是指出荆州土壤大致类似扬州,惟土壤肥力为下中,比扬州高一级,为九州岛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级,田赋属第三级。


7、豫州:东接充、徐、扬,西以荆山与雍、梁接界,南以荆山和荆州分界,北至黄河与冀、充分界,今河南全境、山东西部、湖北北部,皆古豫州的境地。面积约有四十万平方公里。


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这里指出豫州的土壤,一般高地属于壤土,柔和而不板结,因具有多种不同的颜色,故仅以壤为代表(有似现在石灰性冲积土)。土质不过粘,亦不过疏。地下地区的土质为坟起的垆土。垆有两种:1)黑色而坚硬;2)棕色而疏松。黄河中下游长一带,至今有黑垆土,黄垆土之称。其质地自粉砂粘壤以至粘壤最多。这种土壤的肥力中上,为九州岛土壤肥力中的第四级,田赋属于第二级,也有属于(杂出)一级的。


8、梁州:东与荆州接界,西与雍州接界,南与长江为界,北与雍州接界。今四川全省、湖北西部及陕西、甘肃南部均古梁州境地,面积约有一百四十八万平方公里。


梁州“厥土为青黎,厥田为下上,厥赋为下中三错”。这里指出梁州的土壤为青黑色(黎,黑色也),土质细而结构松。金氏日:梁州土色青,故生物易,住疏散而不实,孔传称为青黑色的沃壤。有如所谓“成都土疏,难以筑城”。土壤肥力为上下,为九州岛土壤肥力中的第七级,田赋主要第八级,也有属于(杂出)第七或第九级的。
9、雍州:东至黄河与冀、豫分界,西至黑水与梁州接界,北至沙漠。今陕西北部及新疆、青海、西藏东部和内蒙古、甘肃南部,皆古雍州境地。面积约有二百三十万平方公里。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上上,厥赋中下”。雍州的土壤主要为黄色,而性质柔和,土壤肥力上上,属黄色壤土,为九州岛土壤肥力中的第一级,田赋为第六级。



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 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耳圈内似原衔有圆环,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扩弧形缺,盨盖缺失,内底铭文10行98字。器口沿饰凤尾鸟纹,器腹饰瓦沟纹。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教授指出,盨上所铸长篇铭文字体优美;字数虽不算多,但几无废言。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岛,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铭文并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李学勤教授表示,铭文中所述“禹”是夏王朝的奠基人。没有大禹,便没有夏,更没有“华夏”。但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夏王朝是否存在,长期以来广受争议。遂公盨铭的发现,将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一下子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可靠文献记录。专家认为这证实了大禹及夏朝的确存在。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夏为夏、商、周“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这件约2900年前铸造的青铜器名为遂公盨,上面铸有铭文98字。是中国古代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遂公”所铸的青铜礼器。
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 流行。遂公盨呈圆角的长方形,失盖,器口沿下饰鸟纹,腹饰瓦纹,小耳上有兽首,原来应有垂环,圈足中间有桃形缺口。这种形制,在盨的序列中是较早的。再看鸟纹的特点,可确定这件盨属于西周中期后段,即周孝王、夷王前后。遂公盨不是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传闻得自河南窖藏,未必可信。但由未去锈前状态观察,肯定出土不久。土锈上有明显细痕,且包到口边上,看来在地下时已经与盖分离了。  


随着遂公盨重见天日,一个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名字——遂公,连同遂国这个在历史上鲜少记载的古老王国一起复活。 “遂公”的“遂”字。这个字原作从“ ”从“火”,专家等人之说,是“燧”的异文,读为遂国的“遂”。遂国在今山东宁阳西北,传为虞舜之后,春秋鲁庄公十三年 公元前681年被齐所灭。作盨者是西周时的遂君。  


上古时期,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西北部与肥城市临界处有一古国,这就是遂国。古遂国国君是舜的后裔,历经夏、商、周改朝换代,一直延续下来。鲁庄公十三年,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与宋、陈、蔡、郑等国国君在齐国,也就是如今的山东聊城以东会盟。当时齐国还邀请了遂国,遂国是鲁国的附属国,而宗主国鲁国表态不参加会盟,遂国跟着鲁国走,决定不掺和。齐桓公以此为借口向遂国发兵,遂国势单力孤,不幸因此灭亡。这件遂国遗物足以证明,大禹治水的传说早在西周中期即在遂国成为国君教育臣民的模板,可以看出遂国是个奉行以德治国的和平之邦。


铭文开篇第一部分写道:“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记述了大禹削平山头、堵塞洪水、疏导河流。他平息水患,划定九州岛,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优劣规定各地所应缴纳的贡赋。洪水消退后,那些因为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冈上的民众纷纷下山,重新在平原上安居乐业。大禹有功于万民,天下归心,成为民众的再生父母。内容不仅涉及大禹治水事迹,而且表达了他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很难想象,大禹在远古时代就曾推崇以道德维系的和谐社会,这超前的思想真是神来之笔。第二部分的铭文主要阐述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要求民众既要注重自身修身养性,做人要“齐明中正”,还要孝顺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谐,注重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于民,顾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统治才能长久,天下才能安定。铭文主旨就是以大禹治水为典范论述的,多个译文版本中出现例如“降民监德”“厥沫唯德”“民好明德”“益干懿德”“心好德”“民唯克用兹德”等译文,全文九十八字就有六次提到德字。这是直到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关于德治的古文字出土文物。它表明远在两千九百多年前我国关于德的思想已相当丰富和系统,德治观念已经形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的思想源头,从此可以再上溯几百年。它所倡导的是天人之间,君臣之间,官民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唯德”“唯协”。此后,德治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


遂公盨的的珍贵之处在于从大禹身上传递出的中华文明不朽的精神力量,立德、尚德、遵德、载德、润德、弘德,以德律己,以德治国。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竟也与它不谋而合。正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禹治水作为先民顽强不屈战胜天地意志的先例,是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脊梁。遂公盨也正是因此而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