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多年争夺皇位继承权较量的最终结果,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秦王李世民被册立为新太子,两个月后高祖李渊将帝位禅让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第二年,改元贞观。
起兵晋阳,创立大唐
隋末动乱,唐国公李渊守卫晋阳。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一众将士的拥护之下,李渊举兵进攻长安。大业十三年(617)十一月,李渊占领长安后,先是立了一个隋炀帝的小皇孙为帝,李渊自任大丞相。第二年(618)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年号武德,册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一共生育四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早亡、四子李元吉。长子李建成性格宽厚,被立为太子之后,大部分时间都与高祖李渊留在长安,协助高祖处理政务。李世民果敢勇猛,一直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李世民手下集中着一大批文武雄才,为他出谋划策。四子李元吉在大哥和二哥的竞争中,选择了支持大哥,他是一个坚定的太子党成员。但是李元吉并非真正希望太子李建成顺利即位,在他的心中二哥秦王李世民才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李元吉投靠太子李建成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太子除掉秦王,然后自己再找到机会继承大统。
刘文静醉酒蒙冤被杀
武德二年(619),唐开国功臣刘文静因对另一位开国功臣裴寂心怀不满,在家中饮酒,怒气上冲,拔刀砍向梁柱,还高声嚷道要杀了裴寂。这一幕被刘文静的一个小妾看到,她急忙转告自己在朝廷做官的哥哥,说刘文静扬言要杀掉宰相,企图谋反。唐高祖得知此事,下令立刻捉拿刘文静,并要将他处死。
刘文静早年与李世民一起作战,两人结下深厚的情谊,然而除了李世民苦苦哀求高祖不要处死刘文静之外,裴寂和太子都支持高祖杀掉刘文静的决定。最终刘文静被杀,李世民失去一位重要的谋士和将领。
在这次刘文静所谓的谋反事件中,李世民感受到了来自父皇与太子的双重压力,即使军功赫赫,也不能凌驾与皇权之上,但是李世民就甘愿被皇权支配吗?李世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目前的能力并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只有拥有更大的权力才能获得安全生存下去的极大保障,他甚至对父皇感到有一些失望。不顾李世民的强烈反对杀掉刘文静,也是父皇李渊与太子李建成对李世民的一种震慑。
东都之役使李世民的军事集团得到壮大
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所在的洛阳,当时王世充盘踞在洛阳已经尽失人心。经过三个月的交战,洛阳周围的郡县都纷纷投降李世民,洛阳成了一座孤城。王世充曾与李世民在洛阳城外隔水谈判,但谈判破裂,没有达成共识。后来王世充又请求窦建德帮助,没有想到窦建德后来被李世民抓获。王世充看不到胜利的可能性,于是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接管了王世充曾经占领的洛阳,大唐王朝也完成了统一大业。
李世民因为这次东都之战的重大胜利获得了很多封赏,这时国家也相对太平。李世民长年在外征战,他想借此机会多读读书,于是开设文馆,网罗贤才。这一切都被东宫太子府中的谋臣魏征看在眼里,他提醒太子秦王李世民有勇有谋,威望很高,太子又有哪些方面可以与秦王一较高下呢?
杨文干叛乱,太子惹祸上身
武德七年(624),太子李建成私自向自己曾经的部下此时的庆州都督杨文干运送甲胄。在唐代没有皇帝的允许,不可以私自运送甲胄。太子李建成与庆州都督杨文干私下有一些涉及军事上的往来,杨文干曾为太子挑选精壮勇士作为太子府中的护卫,太子为杨文干运送甲胄也是出于私交。太子找来两位将领负责此事,两位将领却将如此秘密的事情禀告了高祖李渊。
两位将领如实向高祖李渊禀明此次私运甲胄之事是太子安排的,这令高祖李渊十分气愤。高祖李渊假借其他事由请太子到御前觐见,太子猜测高祖已经知晓他私运甲胄一事,顿时紧张起来,慌张地跑到父皇面前,以头撞地,几乎晕厥过去,太子向高祖承认了自己私运甲胄之事,高祖气愤地将太子囚禁起来。
没过多久,又传来一个令高祖意想不到的事情,庆州都督杨文干竟然起兵谋反。高祖速速找来秦王李世民,要他去平定庆州的叛乱。秦王李世民对父皇说杨文干谋反事发突然,准备也未必充分,派一名将军带领军队去平乱即可。高祖对秦王李世民说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太子,非你亲自去不可。高祖李渊甚至还对秦王说,这次太子私运甲胄,又有亲信谋反,等你平定了这次叛乱,我就让你做太子,让建成去做蜀王,建成在蜀中很容易控制住他。于是秦王带领军队赶往庆州,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平息了这次叛乱。当李世民回到长安之后,太子依然是李建成,高祖并没有重新册立李世民为太子,一切都与之前一样,这让秦王李世民有些摸不着头脑。
原来,高祖得知杨文干谋反后,派人去囚禁太子的地方询问太子是否知道杨文干谋反一事,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惊讶不已,连声说自己并不知道杨文干想要造反的事情。秦王李世民手下的一个名叫杜淹的谋士买通了帮助太子运送甲胄的将领,让他们告发太子谋反。杜淹设法怂恿宇文颖诱使杨文干起兵救主。杨文干听到宇文颖说太子因为给自己运送甲胄,此时已被高祖囚禁起来,十分担心太子的安危,于是集结兵力起兵谋反。杨文干的部队还攻陷了宁州,最终因为与秦王所率军队实力悬殊而落败。杨文干被属下杀死,宇文颖被李世民捉住杀掉。
因为这次谋反的事情,高祖责罚了太子府的两位官员和秦王府的杜淹,将这些官员发配至偏远州县。与太子府的两位官员不同,秦王给杜淹一笔巨款,才让他发配。
高祖在调查杨文干谋反一事时,已经发现了秦王府的杜淹在这件事情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对太子府和秦王府的官员都进行了处罚。册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之事也就此不了了之。
在高祖李渊心中,他并不愿意重新册立太子。在高祖看来,隋朝二世而亡与隋文帝废掉太子杨勇而重立晋王杨广为太子之事有很大关系。太子关乎国本,不可轻易废立。高祖李渊也深知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为皇位的竞争日益加剧,但终究都是自己的儿子,他不想两个儿子最后拼得你死我活,始终在平衡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
作为兄长,太子李建成同样不想用残忍的手段结束弟弟李世民的性命。齐王李元吉曾建议在一次聚会时,趁秦王李世民不备杀掉他,但是被太子李建成阻止。太子李建成并非不想除掉秦王李世民这个巨大的威胁,只是要从肉体上消灭自己的亲弟弟,属实让当大哥的不忍下手。
秦王李世民酒后中毒,秦府将士被高祖和太子遣散
在太子与秦王的斗争过程中,虽然两人关系较为紧张,但还是从表面上过得去。这一天,太子在府中摆下酒席,请两位弟弟到府中宴饮。齐王李元吉与太子住得近,早早就来到太子府,秦王李世民后到。三人吃酒聊天,没想到秦王没喝几杯就醉得不醒人事,被侍从背回秦王府。夜里秦王李世民吐血数升,太子因此被高祖责备,以后再也不准许太子请秦王喝酒。高祖李渊担心李世民,来到李世民的卧榻前,看着儿子们为皇位的争夺愈演愈烈,高祖非常伤心。高祖提出想让秦王李世民去洛阳居住,许诺将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都划为秦王管辖,并允许秦王使用天子的旌旗。秦王李世民哭着说不愿意离开父皇。高祖说,长安与洛阳本相距不远,如果我想念你,可以到洛阳去看你,你也可以来长安看望我。
原本秦王李世民以为自己真的要去洛阳居住,秦王府上下知道这件事都非常欢心,这样他们就可以从矛盾中解脱出来,在洛阳安宁地生活。
然而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得知父皇要将秦王派往洛阳,他们坚决反对。他们很清楚秦王李世民到了洛阳之后,如同放虎归山。秦王李世民实力远高于自己,一旦他找到合适的机会,一定会反扑长安,那样太子与齐王无论如何也无法抵挡。高祖只好作罢,兄弟间的裂痕已经没有再得以修复的可能。
高祖李渊也非常清楚二儿子李世民的实力,为了制衡秦王,高祖李渊常常在暗中帮助太子。高祖命令遣散秦王府中的文官武将,不允许这些人再与秦王私下接触。杜如晦被派往别处,房玄龄提醒秦王李世民说,杜如晦乃是经世之才,如果大王只想做个藩王的话,留杜如晦在身边并无大用,如果大王是要做皇帝的话,杜如晦一定有大用。秦王李世民这才醒悟过来,将杜如晦留在身边。后来太子再次遣散秦王府的谋士,只有长孙无忌还留在秦王府。太子还想用重金收买秦王府的武将尉迟恭,并未成功,秦王李世民得知后很受感动,并且嘱咐尉迟恭以后太子若再送钱银,收下便是,免得太子找尉迟恭麻烦。
武德九年(627)六月初,朝会上高祖与众大臣商讨突厥围攻乌城一事,经太子建议派齐王李元吉为将军率兵解乌城之围,齐王李元吉进一步要求调遣秦王府的将士。所有人都了解当时最会领兵打仗的就是秦王李世民,这次与突厥交战的率军将领竟然是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在朝会上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正当退朝之时,大臣们走到大殿门口,发现正午太阳旁边出现了太白金星。古代天人合一学说认为,太白经天是易主的象征。高祖命令太史令傅奕对这一天象进行解释。太史令说:“太白形于日侧,见于秦分,主秦王当有天下。”此话一出,高祖心中一阵波涛翻涌。高祖派人通知秦王晚间到宫中说明天象何以出现此种情形。
秦王府中,众将士围坐在一起商量对策。秦王李世民派长孙无忌去找房玄龄和杜如晦到府上来,结果他们两人都以皇上不允许他们私下与秦王见面为由拒绝了长孙无忌的邀请。长孙无忌回到秦王府里向李世民报告,秦王李世民听后,立刻拿出自己的宝剑交给尉迟恭,让他们再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如果房杜二人再敢不来,就可以当场砍下他们的脑袋。
如此一来,房杜二人便随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去见秦王李世民。房杜二人担心被别人发现,特意换上了道士的服装,跟随长孙无忌来到秦王府中,尉迟恭则从另一条路回到秦王府。
众人商量无果,只好用占卜的方法来帮助解决眼前的难题。正当这时,从外面回到秦王府的张公瑾看到大家这个时候居然还在占卜,一下抢过占卜的器具扔在地上说:“卜以决疑,今事在不疑,尚复可卜?”一句话惊醒了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秦王,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走出屋子,奔向皇宫。
来到高祖李祖跟前,秦王李世民跪倒在地,对父皇说,太子、齐王淫乱后宫。此言一出就将高祖的怒气瞬间点燃,秦王李世民对于太白经天一事只字未提。高祖传旨,明早朝会请太子和齐王觐见。
秦王李世民离开皇宫前,来到太极宫北边的玄武门,当时值勤的是秦王曾经的部下常何。常何驻守玄武门多年,太子时常进出,太子对常何十分熟悉。李世民收买了常何,常何答应秦王李世民可以在玄武门处安置伏击的将士。
秦王李世民回到秦王府,换好铠甲,几位将士埋伏在玄武门内,只等太子和齐王到来。
【事变概述】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唐朝建立后,李渊封长子建成为太子,协助处理军国大事,实力雄厚的次子世民文武双全,武功卓著,由此形成两大势力。太子建成联合四弟元吉,准备除掉世民。
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先参与策划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立功最大。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已成为唐军事实上的最重要的领导人,被高祖李渊封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还诏令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世民自恃才能和显功,在府中开置文学馆,延揽四方文学之士,这些人都成了世民的谋臣策士。此外,世民南征北讨,逐渐在天策府中网罗了不少勇将猛士。拥有了如此众多的谋士与勇将,秦王世民的周围自然形成了当时政坛上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直接威胁到太子建成。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联合同样对世民不满的齐王元吉,采取曲意联络唐高祖的妃嫔以为内助、加强自己的军力、收买世民的部下等策略来强化自己并削弱世民的势力,甚至发展到在世民酒中下毒的地步。
到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建成、元吉和后宫妃嫔更是常常在高祖耳边说世民的坏话,使高祖渐渐对世民产生了猜疑,局势对世民十分不利。世民决定先发制人。6月4日,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经玄武门入皇宫,埋伏在临湖殿附近,突然射杀了准备入朝的建成和元吉,然后声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并派亲信“宿卫”高祖,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实。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当年8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事变经过】
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此时,高祖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来,准备查验这件事情了。
6月4日清晨,他与早已买通的李建成心腹——玄武门禁军守将常何内外接应,自己则率领尉迟敬德等人埋伏于玄武门内。这天一早,李建成、李元吉准备好一起去向父亲李渊狠告一状,期望削减李世民的势力。不过,就在前一晚,李世民已通过安插在太子身旁的耳目,对他们的动向了如指掌。当李建成、李元吉两人骑马行至玄武门附近时,隐隐感到气氛不对,拨马便回。这时李世民跃马冲出,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元吉还没来得及逃走,也被敬德杀死。当东宫的太子党羽们领兵前来解围时,一切都太迟了,他们的首领已经暴毙,首级也被砍下。
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察觉到了变化,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李世民跟在后面呼唤他们,李元吉心虚,先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于心急,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箭没有射中。李世民却搭弓射向李建成,将他射死了。尉迟恭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马来。可就在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勒死李世民,就在这时尉迟恭跃马奔来大声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对手,赶紧放开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父皇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放箭将他射死了。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知建成身死,叹息道:“难道能够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祸难吗!”于是,他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急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张公谨膂力过人,他独自关闭了大门,挡住冯立等人,冯立等人无法进入。云麾将军敬君弘掌管着宿卫军,驻扎在玄武门。他挺身而起,准备出战,与他亲近的人阻止他说:“事情未见分晓,姑且慢慢观察事态的发展变化,等到兵力汇集起来,结成阵列再出战,也为时不晚。”敬君弘不听从,便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声呼喊着向敌阵冲去,结果全部战死。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持续了很长时间,薛万彻擂鼓呐喊,准备进攻秦王府,将士们大为恐惧。此时,尉迟恭提着建成和元吉的首级给薛万彻等人看,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顿失战心,迅速溃散,薛万彻与骑兵数十人则逃入终南山中。冯立杀死敬君弘后,对部下说:“这也可以略微报答太子殿下了。”于是,他丢掉兵器,落荒而逃。至此,政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