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对经济的理解,就是各种厚厚的书籍,以及各种让人头昏脑涨的概念,但是最近读书却发现,经济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只是被人从具体抽象了出来,如果从抽象去理解,自然心中茫然,不知所谓,但是如果找到概念的源头,从事实去理解,反而事半功倍。这里举个新学的例子:
我们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又可以把它贷给别人。这个时候,市场上可以流通,或者说可以交易的货币就是200元,一个是我们自己手里的100,另一个是别人从银行贷出来的100。
但是银行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贷出去,必须留下来一部分以备存款人来提取,这就是“存款准备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假设,所有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我们存在银行的100元,只能贷出80,当它存到另一家银行时,则只能贷出64,以此类推,最终社会上流通的交易货币将接近约500。这里面,100是我最早存入银行的,是为基础货币,500则被定义为广义货币。
当人民银行想向市面上投放更多钱时,并不是真的去印更多钱,而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降准),当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可流通的货币将大幅提升,例如上面的例子,如果准备金率降低到10%时,最终社会上可流通的货币将会达到1000元。